星期六, 十一月 13

自己

于是我又读回当初投稿的文章
自己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那是投稿的文章
那是文章标准的格式
寻常的句法

如果今天叫我写回同一个主题
我又会如何写呢?

这是部落格
我常写部落格的原因就是
格式非常自由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--自己--

人生中的众多游戏中,其中一个很好玩的,便是寻找自己。

西方有星座占卜,我们有生肖算命。
这些东西最好玩的地方是。
它可以用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。
仿佛你在什么时候出世,你就被注定是怎样的人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,我常留意报章上的星座运程。
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,我是看完了全部的运程,然后选一个喜欢的作当天的座右铭。
因为我总觉得,星座上所说的事是有其参考价值的。
因为他说的事,往往不是单一星座的问题,而是大多数人的问题。
孔子说: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见人之过,思己之过,这曾几何时也是我的座右铭之一。

 人生中,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。
那个法国文学家说:我思故我在。
很多人会很喜欢运用。
但我思故我在,到底是因为我思考,所以我存在
还是因为我存在,所以我思考?
到底是因为我要拿东西,所以我有手;还是因为我有手,所以我拿东西?
人类总喜欢转牛角尖
我确确实实的存在,却总喜欢去怀疑自己的存在。
结果绕了一大圈,得到了看似高深莫测,实际不堪一击的道理。

这年头的人,越来越怕输。
于是什么都要和别人比较。
但大家内心知道,超越别人是没有意义的,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。
所以大家口头上都挂着“超越自己”的旗号,不断地想去超越别人。
输的想赢,赢的更想赢。
于是到头来,大家恐慌地向前跑,跑向一个自己的不知道的国度。
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而奔跑,只坚信着一定要跑在别人的前头,才能有所成就。
但有一天,你会发现前面的人你追不了,后面的人也追不上你
于是你告诉自己
要超越自己
也没有想过,如何超越自己。
如果平常你跑11秒,这次跑10秒,那就叫超越自己了吗?
你能跑十秒,那是因为你本来就能跑,只不过平常无法发挥最好水准罢了
那么,你发挥得比平常好,那就叫超越自己么?
你只不过更加发挥了你自己罢了
超越自己,可能么?
在这一刻,你永远无法超越自己
因为在这一刻无论你有多好,你还是这一刻的你,所以这一刻的你超越不了这一刻的自己
所谓的“超越自己”,只不过是因为习惯了“超越别人”,习惯了‘超越’,却又知道不断地把别人当成假想敌不好,于是硬说,我要超越自己。
因为习惯了,像赛马般不断的与别人竞赛,于是,你只懂得跑。
结果,你还是不断的在跑。

这一刻的我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我,因为这一刻的我比上一刻的我,活多了一刻。
所以把这一刻的我,和上一刻的我比较,对上一刻的我不公平,也对这一刻的我没意义。
比较,那时别人参考时所需要的资料,不是我所需要的鞭子。
不断比较,不断强迫自己‘更好’,那有更好了么?
盲目的“进步”,算是进步么?
或许是,或许不是。
我只知道,这就好像在沙漠中追逐自己的脚印般,永远没有尽头。

人们说要超越自己,也说要做回自己。
很矛盾这是两个句子的矛盾。
自己要如何超越自己?
那么,自己要如何不是自己?只有不是自己,才能做回自己。
那么,如果能超越自己,那么自己已经不是自己,要如何做回自己?
如果要回了自己,那么怎么又说超越自己?

自己无法超越自己。
自己已经是自己,又从何而来的做回自己?
假设我不是自己,那么我要超越自己,还是做回自己?
逻辑上,似乎无法成立。

其实,超越自己的意思,就是说要不断进步。
做回自己的意思,就是不要虚伪。
你不虚伪的同时,你就进步了。
那么,超越自己,做回自己,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?
问题就在你局限在字面上的意思,还是句子的意思。
你局限在的是人家看到的进步,还是精神上的进步。

人生中充满了变化
我总觉得‘变’,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是,我是人,我就一定会变,差别是,变得快还是变得满罢了。
我会变,所以变了的我还是我。
但变之前的我已经不是变之后的我。
正如四季会变,冬天已经不是春天,但天还是天。
正如树会变,大树已经不是小叔,但树还是树。
我会变,这一刻的我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我,但我还是我。

寻找自己这游戏好玩的是,你一辈子都寻不到。
正如那追着自己尾巴的狮子一样。
当你停止寻找自己,坦然地向前迈进时,你已经找到了自己。
因为你就是你自己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另外附上投稿文章“自己”
人们常说:“要做回自己。”但什么才是‘自己’?是呈现在众人面前的‘自己’,还是私底下不为人知的‘自己’?倘若人会变,自己会变,那么变了的自己,还是不是自己?如果说真正的自己是不会变,那么追溯到最初,是否那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婴儿,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自己?

很多人跟我说过:“你并不认识真正的我”。的确,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,包括我自己。我面对朋友,有面对朋友的态度,面对家长,又是另一种态度,而面对自己时,亦有着他人不知的一面。虽然我是“多面人”,但每一“面”,都是真实的我。对朋友说义,对家长须尊,对自己则严。这些,都是我想做的“我”,我须做的“我”。所以我从不认为面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叫做“虚伪”,那纯粹只是在不同的场合,释放出不同层面的自己而已。

有人认为,要真正认识一个人,便要等至他独自一个人时,看他的所作所为。但我并不苟同。不愿意让他人知道的一面,那当然是真实的一面。但难道呈现在大家面前的,便全是虚伪的么?在我而言,两者都是真实的一面。因为害怕社会的不接受,所以把自我中不被接受的部分隐藏起来。但这不被接受的部分,往往却被归类为真正的‘自己’,而平常在众人面前的模样却被诠释成虚伪的‘自己’。这种因为小小的残缺,而全盘否认其他优点的行为,非常之不成熟。一个人本质的好坏,是从他平日的行为看出。至于自己独处时所做些无伤害他人的抒解压力行为,那又何必太在意?

这个世界,总爱把人们标分类为好人和坏人。但事实上,对与错、是与非又岂有明确的标准?一个在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,到了夜晚摇身一变,成了吸烟、泡夜店的小子。那么他到底是个好孩子还是个坏孩子?一个杀人无数的恶人,若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孩而死,那么他到底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?人是个很奇妙的生物,在不一样的时间、情况都会有着不一样的思想。而当时所思、所为,便是自己。对与错,那是由他人评价的。而不论对错,那都是‘自己’。有些时候,当大家都错了,那时勇于坚持自己的‘对’,远比盲目遵从社会所定义的‘对’难上百倍,也更令人敬佩。

碍于强烈的自尊心,许多人都不愿意谈及自己失败的经历,有些人甚至接受不起自己失败的事实。虽然大家都懂得“失败乃成功之母”这个道理,但却总是认为,失败是可耻的。在我而言,失败并不可耻,至少已经尽力尝试了。我常认为“要赢,就要输得起”,大凡可成功之事,都可失败。爱迪生成功发明电灯之前,已经过了千余次的失败。若爱迪生在这千余次的其中一次放弃了,那今日也许也不会有电灯了。失败了,要承认,然后从中吸取教训,之后再次尝试。如此重复,和成功的距离必只会越来越近。失败,其实只不过是成功的其中一个过程罢了。因此,承认失败的自己,其实也不过是承认自己成功的过程而已。

人总是会变。我们从婴儿,变小孩、青年、成年、壮年、老年。每个阶段,除了外表、体质方面的变化外,在每个年龄层,我们的心灵也随之转变。没有人是从来不变的,除非他的智商永远停留在婴儿阶段。小时候,我们的思想单纯,总觉得世界是很简单的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渐渐发现世界并非我们想象般单纯。面对的事越多,思想成熟得越快。从无忧无虑的少年,蜕变成为成熟的青年,这段时间我们变得最多、最快。当我变了,我当然已经不是往日的我,但我还是我。因为我还是我,所以我还会变。对于转变,我向来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。我不刻意改变自己,我任由自己改变。改变前和改变后的我,那都是真实的自己,只不过在不同时间,有着不一样的转变罢了。

法国哲学家迪卡尔说过:“我思故我在”。当我思考、当我怀疑自己,自己已经存在。所谓的自己,早已经存在。做回自己,其实只不过是接受不了已经改变了的自己而产生的想法。我一直都在做我自己,开心、伤心、疯狂、愤怒、惭愧、羞耻、成功、失败、对、错......这些都是我,都是自己。我承认自己,接受自己,并不是只有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,才是真实的自己。人并无十全十美,但就是因为这些不完美,所以很完美。

1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你总是能把很复杂的人生哲理用最浅白易懂的文字激动人心